全球化時代,隨著各國供需特色與優勢不同,異地商業合作愈趨緊密,企業為求強化國際市場競爭能力,開始發展出多國多方間的貿易互動,相對也衍生出許多成本管理問題,例如多地多廠時,若讓台灣總公司負擔全部的成本費用,無法真實反映外地各廠的營運績效,又各國法規標準不一,也會因為稅制差異或物流路線影響利潤,總而言之,跨境費用是集團績效與稅務管理重要關鍵,成本邏輯需經專業審慎評估。
案例客戶為照明光學相關製造業,一般在台灣接單,再透過OBU轉單給中國或越南等外地工廠生產,礙於會有合併進出貨、調撥轉倉等狀況,造成資料難完全對應、不能串查的例外,所以沒辦法完全仰賴ERP系統中三角貿易的拋轉紀錄作勾稽,最後藉由鼎新BI規劃客製的銷貨成本分析,在同樣的基準下計算各廠的生產數量與採買數量,同時對比各廠單位成本,更能掌握實際利潤與各廠營運績效:
如上圖(點開可看大圖),將各產品(料號)在各廠的生產數與進貨量一字排開,參照同樣幣值的單位成本,讓各產地的競爭力一目瞭然,同時取得集團合併銷貨成本、集團合併銷貨毛利、銷售單位成本與集團合併單位成本,呈現更精細的利潤分析,可輕鬆準確地優化跨國物流及做好節稅規劃。
另一個案例,以BI報表同時呈現實際成本與產地成本的利潤率:
點開可看大圖
除了實際成本與毛利,在報表最右邊呈現跨地工廠的成本、對應生產地毛利淨額、對應生產度毛利率,讓決策層能精準比對各地各廠獲利競爭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