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開發財源得靠天時地利人和,缺一不可,節流卻只需要掌握情報、有效管理支出,獲利能力即可大幅上升,所以老闆們總是希望能看到最詳盡的成本分析,在報表中尋找可能的漏網之魚,問題是依賴人工蒐集、彙總資料,除了有時效性與準確性的考量,當需要變換分析角度時,報表還得費工重新製作,不要說一個月看一次,連每季檢討可能都趕不及。面對越來越不穩定的外在環境,影響成本的有時是料、有時是工,變動因素百百種,企業唯有隨時保持彈性、快速反應,才能挺過風險,持續改善獲利。
本案例為化纖製造產業客戶,成本易受原料價格劇烈波動,但受限於傳統人工作業、一個月作不了幾組成本分析,要找出像材料耗用或工時差異等問題費工耗時,故利用BI精進ERP中的成本分析、優化成本控制,進一步監控隱藏在客戶與產品中的的低毛利與負毛利:
BI成本分析將各種關鍵數值一字排開,並用紅色警訊方式標明異常,方便管理者針對缺口快速反應,當發現成本過高或毛利過低時,能直接深入解析銷貨、材料、工費、製費等明細,如上圖,發覺某品號顯示低於標準時,即可一鍵往下展開所有成本結構與比重:
當管理者評估是製造成本超乎預期時,再針對工單尋找缺口:
一層一層深入原因,比對同期、趨勢或標準的差異,最後在領料異常分析發現成本上升的原因(可點開看大圖):
企業原本只能擷取零散資訊,粗略得知成本可能超標,卻難以確認相關數字與原因,現在透過BI自動彙總剖析、綜觀全局外,還能隨時以明細驗証作業細節,除了大幅減少管理耗費的時間與人力,更能確實改善病灶,並持續優化工作流程。
不僅強化價格競爭力,成本分析更能協助企業建立正向的供給關係,短期供應狀態下,能估算最有利的報價、在搶單時拔得頭籌;長期合作時,則透過精算平衡利潤波動,與下游廠商建立久遠的信任關係:例如接單,若只掌握粗略產品成本,也許能抓到整體金額打折後的利潤,但若透過BI靈活試算各種成本排列組合,則可以高補低、以強扶弱,從全產品角度規劃出最有利的定價策略。另一方面,企業反應成本調價時,以往只能加總抓概數,讓全產品線依相同比例漲價(如20%),但利用BI報表的彈性分析,可依影響程度不同,對個別產品漲幅做調整,如A產品依市場需求漲價50%,但B產品帶來的整體利潤還夠,足以壓在10%以下,保留所有可能的銷售誘因。
見樹見林 - 掌握主要問題與異常趨勢
上百項產品、數千筆交易,企業該如何發掘及管理有問題的訂單?其實只要成本清楚了,準確的利潤就如探囊取物,藉由BI可彈性定義合理毛利範圍,主動警示負毛利與低毛利品項(未達標皆以紅色數字標註),管理者更能即時應變、修正缺口:
上圖以排行榜方式列出前十大低毛利品號,可優先比對銷售額與毛利率,理解低(負)毛利產品對於整體收益的影響力,再用趨勢分析(下圖)觀察異常占比的年度趨勢,斟酌情況是否有改善:
鼎新BI協助企業釐清成本結構,從制定成本分析基準、蒐集成本相關資訊、通盤掌握毛利與成本異常與波動,到持續追蹤與改善,建立一整套標準化成本分析流程,形成嚴謹的成本控制循環品質管理,即時監控各類別的成本變異,不斷精進報價競爭力與產品的獲利應變能力。
|